草原上的质检“鹰眼”

发布时间:2025-08-05  浏览量:

在广袤无垠的阿鲁科尔沁旗草原上,山东水建集团承建的 2024 年高标准农田建设(EPC)项目正热火朝天地推进。在这片充满希望与挑战的建设热土上,有一位目光如炬、专业过硬的质检员——王嘉毅,他宛如一只敏锐的“鹰眼”,以精准无误的成本控制与严苛细致的质量监管,成为集团青年员工队伍中熠熠生辉的杰出典范。

1.jpg

投标单位的宣传册做得再漂亮,不如实地看一眼。采购招标阶段,王嘉毅深知项目资金使用的严肃性与高效性。为防止投标单位夸大实力,他在仔细查看投标单位的宣传册的同时,主动将质检视角前移。利用个人休息时间,不辞辛劳驱车数百公里,突击检查某重点投标单位宣称的“优质完工项目”。在现场,他凭借专业眼光,敏锐地发现混凝土强度不达标、灌排设施施工粗糙等严重质量问题。这些关键的一手资料,为评标委员会提供了有力的否决依据,成功将资质不符、履约能力存疑的供应商挡在门外,从源头上为工程质量和成本管控筑牢了第一道防线。

2.jpg

叫停的勇气与夯土的匠心。在一次地下管道铺设中,施工方因赶进度欲降低管沟夯实标准。王嘉毅同志凭借丰富经验和现场判断,敏锐察觉回填土密实度不足,当即果断叫停作业,要求全部返工。面对施工方的压力和抵触情绪,他不仅据理力争,严明质量规范的重要性,更亲自示范标准操作流程,并全程监督直至最后一寸土达到设计要求。在至关重要的土地平整环节,他顶着草原强烈的日晒和风沙,化身“毫米级的执着者”,手持精密仪器进行反复复测,硬是将平整度误差严格控制在设计允许范围的50%以内,为未来大型农机高效作业提供了精准保障。

整改率保持在100%的背后。面对项目区地域辽阔、传统人工巡检效率低、覆盖面有限的难题,王嘉毅勇于创新,构建了“空地一体智能监控网络”。通过无人机高空航拍,快速扫描、定位大面积施工区域的质量隐患,实现问题现场拍照、精准定位、实时上传、限时整改、跟踪反馈的全流程数字化闭环管理。这套由他实践总结的“空地一体质检工作法”,显著提升了质量检查的覆盖范围、问题发现的时效性和整改追踪的效率,使项目质量问题整改率持续保持在100%,为复杂环境下的高质量施工管理树立了新标杆。

3.jpg

手握“成本利剑”与“质量盾牌”,王嘉毅以实际行动诠释着青年员工的担当与使命,在平凡的质检岗位上书写着不平凡的业绩,为高标准农田建设贡献着自己的智慧与力量。(供稿人:杨琛)